
2008 頭條醫聞
2008-12-19-打哈欠可以冷卻你的大腦(Taiwan Scientific Health News)
如果你的腦袋有過熱現象,那表示可能就你快要打哈欠了!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打哈欠的最主要目的可能是為了要 - 控制腦溫.
這項發現解開了許多”哈欠之謎”,例如”為什麼打哈欠的時間總是出現在我們就寢之前後?”;”為什麼一些特定的疾病會引發過度打哈欠的現象?”;以及”為何透過鼻子呼吸與額頭降溫通常可以停止打哈欠?”等. 啟動打哈欠機制的關鍵似乎是出在 -大腦的溫度.
此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同時也是生物研究員的Andrew Gallup表示:”我們的頭腦就像電腦一樣,在冷溫下操作最有效率;也因此,人腦之生理結構逐步演化為具有最大冷卻之能力.”
Andrew Gallup與同仁Michael Miller等以代表脊椎動物類的鸚鵡作為分析對象;由於鸚鵡具有較大的大腦,且為居住於澳大利亞的野生鳥類,因此會經歷頻繁的溫度變化;最重要的是 - 不同於人類及其它有些動物;鸚鵡是不具有感染性打哈欠(contagious yawning)的動物.
Gallup表示:”感染性打哈欠被視為是一種進化機制,其目的是為了要保持整個團隊在警戒狀態,才不致有遭受外來攻擊的危險.” 實驗過程中,研究人員讓鸚鵡暴露在三種不同的溫度條件下;分別是溫度逐漸升高;高溫及固定中溫. 結果顯示鸚鵡在高溫及固定中溫的狀態下打哈欠的頻率並無增加;然而在週遭溫度逐漸升高的狀態下,鸚鵡打哈欠的頻率增加了約一倍多.
Gallup解釋:”基於腦部冷卻的假說,我們認為只有在一個溫度範圍內才會造成打哈欠. 若當週遭溫度高於體溫時,此時打哈欠只會吸入熱空氣造成腦部升溫將違反腦部冷卻假說,因此打哈欠並不會在此時發生;此外,若週遭溫度非常寒冷,打哈欠會立即傳送冷空氣至腦部而可能造成溫度衝擊,因此打哈欠也不會在此時發生.”
鸚鵡的實驗結果可謂完全證實了以上腦部冷卻的假說.
參考資料: (1) *” The Yawn Explained: It Cools Your Brain”(2008-12-15/Discovery News)
http://dsc.discovery.com/news/2008/12/15/yawn-brain-head.html
(2) ”Why do people yawn, and are yawns contagus”(1999-08-16/Madsci Network/General Biology)
http://www.madsci.org/posts/archives/1999-08/934846431.Gb.r.html